“嘀嘀嘀 ——”8月18日下午17点,我院急诊医学科,一场与死神的赛跑正式拉开序幕。一名47岁的男性患者被120紧急送医,抵达后出现意识丧失、呼吸微弱的危急状况,心电监护仪显示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室颤动(室颤)——这是心梗患者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,每分钟都在吞噬生命。
“室颤!立即除颤!”急诊科阮医生在快速评估患者病情后,果断下达指令。护理团队瞬间响应:护士小黄迅速将除颤仪电极片贴在患者胸部,调整能量参数;同步建立静脉通路,准备抗心律失常药物;医生则持续进行胸外按压,维持患者基础循环。
“充电完毕,所有人离开!”随着一声提示,除颤仪首次放电,患者身体短暂震颤,10分钟后患者恢复意识,心电图恢复窦性心率。
时间在秒针的跳动中显得格外漫长,1分钟、2分钟、3分钟……当监护仪上终于出现规律的窦性心律,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,抢救团队的额头上已布满汗珠。从患者入院到恢复生命体征,整个过程仅用了10分钟——正是这“生死10分钟”的高效处置,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机会。
术中造影显示,患者冠状动脉前降支近乎完全闭塞,这正是引发心梗和室颤的“罪魁祸首”。田主任精准操作,在闭塞血管处成功球囊扩张,恢复了冠脉血流。
术后,患者被转入心血管内科进行密切监护,经过精密的治疗,目前意识清晰,生命体征平稳,已脱离生命危险。
科普预警:
以下这些心梗 “预警信号”,一定要牢记!
胸痛胸闷:突发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,持续 5 分钟以上不缓解,可伴随胸闷、憋气;
放射痛:疼痛可能放射至肩背部、手臂、颈部、下颌甚至牙齿,易被误认为“肩周炎”“牙痛”;
异常症状: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、大汗淋漓、头晕乏力,甚至突发意识丧失(如本次案例中的室颤症状);
高危人群: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吸烟史、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,尤其需要警惕。
一旦出现上述症状,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,在等待救援期间,让患者保持安静休息,避免剧烈活动。若患者出现心跳呼吸停止,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(CPR),为抢救争取时间。
守护生命:我院急诊始终 “在线”
作为区域内重要的急救中心,我院急诊科始终秉持 “时间就是生命”的理念,不断优化急救流程,加强急救团队培训,完善多学科协作机制,确保对急性心梗、脑卒中、严重创伤等危急重症患者实现“快速识别、快速处置、快速转运”。
此次急性心梗合并室颤患者的成功抢救,再次检验了我院急诊救治能力。今后,我院将继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,以更专业的技术、更高效的协作、更温暖的服务,为辖区群众的生命健康筑牢“安全防线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