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大冶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!
新闻公告
不是所有失眠都靠硬扛!这些人群需要做睡眠监测
发布时间:2025-09-15 浏览次数:10次 信息来源:原创文章

一、哪些情况要看“睡眠门诊”?    

失眠作为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,全球约10%-30%的成年人受其困扰,在中国成年人群中发病率高达38.2%,影响患者总数近3亿人。但是睡眠障碍不仅仅只是失眠,常见睡眠问题如下:

(一)入睡困难

睡眠潜伏期延长,也就是说儿童和青年入睡时间超过20分钟以上,中老年人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。

(二)睡眠维持障碍

儿童和青年夜间觉醒后再入睡时间超过20分钟,中老年人夜间醒后再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,常常夜间睡眠觉醒次数≥2次。

(三)早醒

儿童和青年早于早上期望醒来起床时间超过20分钟,中老年人早于早上期望醒来起床时间超过30分钟。

(四)日间功能障碍

早上觉醒后主观感觉睡眠不足、清晨醒来无满足感,乏力、无轻松感,没有消除疲劳感,注意力不集中,情绪不稳定、易发火,白天困倦、思睡等等,严重影响学习、工作、社交生活质量。

(五)不宁腿/不安腿

休息安静状态下或夜间睡眠时,双腿出现麻刺感、蚁行虫爬感、酸痛或痒感等极度不适,需要拍打、活动下肢或被迫下地行走后可缓解,休息时可再次出现。

(六)日间过度思睡

白天困倦想睡觉,难以持续保持清醒状态,甚至出现在不恰当的时间控制不住自己进入睡眠状态,有时伴猝倒,常见于发作性睡病。

(七)日落综合征

多见于老年人,在太阳下山光线变暗傍晚时分,出现意识水平下降、意识紊乱,表现为意识模糊、大声喊叫、违拗、幻觉、躁动,甚至谵妄状态,多见于痴呆、AD等。

(八)夜惊症

常表现为前半夜夜间睡眠中突然惊醒并伴有哭泣、大喊或尖叫,表现极度害怕、表情恐惧、心跳加快、呼吸加快,意识模糊和定向障碍,不易唤醒,多见于儿童,次日不能回忆,常见于睡惊症。

(九)睡眠呼吸暂停

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减弱或停止、呼吸暂停,常伴低通气、低氧血症。

(十)打鼾

也称“鼾症”,睡眠中打呼噜,严重者鼾声影响同室人员或同床伴侣,甚至鼾声可以把自己惊醒。原发性鼾症上呼吸道狭窄程度较轻,一般来说通过行为治疗、减重即可缓解改善症状。

(十一)睡行症

睡眠觉醒后似醒非醒在持续性意识模糊状态下,可坐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刻板的而无目的动作,也可伴起床室内来回行走,数分钟后自行回到床上睡眠,很难叫醒,强行人为唤醒后部分或全面遗忘,俗称“梦游症”,首次多见于儿童时期。

(十二)梦魇

也称“噩梦发作”,多见于儿童期,成年人女性多见,常见于后半夜睡眠中被一个内容恐怖复杂梦境惊醒,伴有强烈的恐怖焦虑情绪,被唤醒后意识清醒、定向力正常,能生动描述回忆梦的内容,醒后恐惧担心再次发生,痛苦、焦虑情绪障碍,再入睡困难。

(十三)遗尿症

一般6岁以后儿童生理发育已经可以控制膀胱功能,而6岁后儿童仍每周2次以上睡眠中反复出现无意识排尿,男童多见。

(十四)磨牙

夜间睡眠中反复出现牙齿咬紧研磨,并引起牙齿牙釉质磨损、头痛、颌面部疼痛。 

如果您或您的家人、监护人、身边的朋友等有以上症状表现,建议到睡眠专科门诊就诊。

二、哪些人群需要做睡眠监测?

多导睡眠监测(Polysomnography, PSG)是诊断睡眠障碍的“金标准”,通过同步记录脑电、心电、呼吸、血氧、肢体活动等多项生理信号,全面评估睡眠结构与异常。有以下三类问题的人群可考虑做睡眠监测。

01

睡不着(入睡困难或维持困难)

适用人群
1. 慢性失眠患者 

- 持续1个月以上难以入睡(>30分钟)、频繁夜间觉醒或早醒,且影响日间功能(如疲劳、注意力下降)。  

- 需排除焦虑/抑郁或躯体疾病导致的失眠。  

2.  更年期或激素相关失眠 

- 女性更年期因激素波动导致睡眠片段化,需评估是否合并呼吸暂停或周期性腿动。  

PSG作用: 

- 区分原发性失眠与潜在睡眠障碍(如不宁腿综合征早期)。 

- 排除睡眠呼吸暂停或周期性肢体运动引发的“假性失眠”。

02

睡不好(睡眠质量差或异常行为)

适用人群
1. 睡眠呼吸暂停(OSA)疑似患者 

- 打鼾、夜间窒息感、频繁憋醒,白天嗜睡。PSG可量化呼吸暂停次数及缺氧程度。  

2. 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(PLMD) 

- 睡眠中腿部不自主抽动(患者可能无意识),导致睡眠片段化,晨起疲劳。  

3. 异态睡眠(Parasomnia) 

- REM睡眠行为障碍(RBD):梦中大喊、拳打脚踢(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)。  

- 夜惊、梦游:儿童或成人频繁发作,需排除癫痫或其他脑电异常。  

4. 慢性疼痛或心肺疾病患者 

- 如心衰、COPD患者因夜间呼吸困难或疼痛频繁觉醒,需调整治疗方案。  

PSG作用: 

- 定位呼吸事件类型(阻塞性/中枢性)、评估肢体运动频率。 

- 捕捉异常脑电或行为(如RBD的REM期肌张力失抑制)。

03

睡不醒(过度嗜睡或难以清醒)

适用人群
1. 发作性睡病 

- 日间不可抗拒的短暂睡眠(如吃饭时突然睡着)、猝倒(情绪激动时肌张力丧失),需PSG+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(MSLT)确诊。  

2. 特发性嗜睡症 

- 长期睡眠时间>10小时仍不清醒,无呼吸暂停或猝倒,PSG排除其他病因。  

3. 睡眠不足综合征

- 长期睡眠剥夺(如熬夜族)导致日间功能受损,需客观评估睡眠效率。  

4. 中枢性嗜睡疾病 

- 如克莱恩-莱文综合征(“睡美人综合征”),表现为周期性极度嗜睡。  

PSG作用:

- 量化睡眠潜伏期、睡眠结构(如发作性睡病的REM期提前)。 

- 区分生理性嗜睡(如睡眠不足)与病理性嗜睡。

04

需特别注意的情况 

1. 儿童睡眠问题: 

- 如 ADHD 儿童合并睡眠呼吸暂停、夜惊或梦游,PSG可辅助诊断。  

2.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: 

- 帕金森病、痴呆患者常合并RBD或睡眠呼吸异常。  

3. 药物治疗无效者: 

- 长期使用安眠药无效,需重新评估潜在睡眠障碍。  

总之,多导睡眠监测不仅适用于典型症状(如打鼾、嗜睡),更是复杂、难治性睡眠问题的核心诊断工具。早期明确病因可避免误诊(如将OSA误认为单纯失眠),并指导精准治疗(如呼吸机、药物或行为干预)。

大冶市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,祝您健康,助您健康。

大冶市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

睡眠相关疾病的发病比例非常高,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,可以引起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冠心病、脑血管病等疾病,严重危害人类健康。为了能让人们睡得更好更健康,给广大睡眠障碍患者带来温暖,帮助患者科学应对睡眠障碍,我院睡眠医学门诊推行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,以个性化诊疗为核心,为睡眠障碍人群提供“一站式”专业解决方案。

中心诊疗范围:

1.失眠障碍:入睡困难、早醒、多梦、睡眠维持困难等。 

2.呼吸相关睡眠问题:鼾症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、夜间缺氧等。 

3.躯体疾病伴发失眠:糖尿病、帕金森病、焦虑抑郁等引发的睡眠障碍。 

4.特殊人群需求:儿童睡眠障碍、更年期失眠、药物依赖型失眠等。

特色诊疗技术:

1.多级睡眠呼吸监测技术:标准多导睡眠呼吸监测、家庭式/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,实时采集脑电图(EEG)、眼电图(EOG)、肌电图(EMG)、心电(ECG)、口鼻气流、血氧饱和度、体动、鼾声等等数据,全面客观评估睡眠质量。 

2.日间嗜睡评估手段: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、维持清醒试验。

3.睡眠辅助呼吸机压力滴定技术:人工压力滴定技术、自动压力滴定技术。

4.药物诱导睡眠喉镜检查技术。

5.个性化手术方案评估体系,开展鼻腔扩容手术及腭咽成形术等。

6.中西医结合疗法

●中医康复调理:通过中药配伍(宁心安神、调和脏腑)、针灸(平衡阴阳)、推拿(缓解压力)等传统手段改善睡眠。 

●西医干预:经颅磁刺激技术(TMS),认知行为疗法(CBT-I)纠正不良睡眠习惯,呼吸机(CPAP)等治疗改善夜间缺氧。 

多学科特色诊疗模式:

以睡眠医学中心为平台,推行多学科联合诊疗(MDT)诊疗模式,联合耳鼻咽喉科、呼吸科、神经内科、麻醉科、康复科、中医科等6个学科的专家团队,协同解决复杂病因所导致的各类睡眠问题。

睡眠医学中心以专业力量守护您的睡眠健康,助您摆脱睡眠障碍困扰,拥抱活力人生!

就诊地址:

大冶市人民医院中心院区门诊楼3楼(B3)睡眠医学中心门诊,咨询电话 :0714-8770135

预约挂号
0714-8720132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