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让“小异物”酿成大悲剧
|警|惕|儿|童|支|气|管|内|异|物|
近日
大冶市人民医院儿科及呼吸内科团队
通过电子支气管镜下
异物钳、异物网篮
顺利为2名3岁以下患儿
取出支气管异物
成功挽救生命
2例异物经气管镜取出病例
11个月大的童童(化名),因进食冬枣时不慎发生误吸,伴剧烈呛咳、喘息、呼吸费力、呼吸困难。胸部CT检查示:左主支气管远端管腔内见椭圆形稍高密度影,考虑支气管异物。
立即入院行急诊纤维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,在儿童气管镜团队、内镜中心、麻醉科团队、呼吸内科团队全力合作下,成功取出冬枣肉。
壮壮(化名),2岁1个月,因进食板栗时不慎发生误吸,伴剧烈呛咳、喘息、呼吸费力。胸部CT提示:左主支气管内密度增高影存留,考虑支气管异物。立即入院行急诊纤维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,在儿童气管镜团队、内镜中心、麻醉科团队、呼吸内科团队全力合作下,成功取出碎栗。
目前两例患儿均已康复出院,未遗留任何后遗症。
儿童支气管异物知多少?
儿童支气管异物是儿童常见的急症之一,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,3岁以下儿童最多,严重性取决于异物的性质和造成气道阻塞的程度,轻者可致肺部损害,重者可窒息死亡,需家长高度重视。
一、什么是儿童支气管异物?
指外界物体误入儿童气管、支气管,阻碍气道通畅。常见异物包括花生、瓜子、豆类等植物性异物,鱼刺、骨头碎块等动物性异物,以及纽扣、硬币、玩具零件等人工制品。
二、为何儿童易发生?
生理特点:儿童牙齿发育不全,咀嚼功能差;喉保护性反射功能不完善,误吞后不易呕出;咳嗽能力较弱,难以将异物咳出。
行为习惯:儿童好奇心强,喜欢将小物件放入口中;进食时边吃边玩、哭闹或大笑,易导致食物误入气道。
三、主要危害
急性危险:异物堵塞气道可引发突发剧烈呛咳、呼吸困难,严重时导致窒息,危及生命。
慢性损伤:长期滞留异物会刺激支气管,引发反复炎症、肺不张,甚至导致肺部反复感染,损害肺功能。
四、常见症状
1.典型表现:突发剧烈呛咳,随后出现阵发性咳嗽、喘息,伴呼吸急促、胸闷。
2.隐匿表现:部分异物滞留时间长,症状不典型,可能表现为反复咳嗽、发热、咳脓痰等,易被误认为普通肺炎。
五、检查
1.影像学检查
不透射线的异物可立即显现。透射线的异物可行胸片+胸透检查,结合异物误呛病史,可发现肺不张、肺气肿、支气管肺炎及纵隔偏移等。必要时可做胸部CT三维重建,以帮助诊断。
2.其他检查
如果病史长,治疗效果不佳,异物史不详,又高度怀疑呼吸道异物而难以明确诊断者,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明确诊断是必要的。
六、如何预防?
1.饮食安全:避免给3岁以下儿童喂食坚果、果冻、整颗葡萄等易呛咳食物;进食时将固体食物切成小块,监督孩子进食。
2.物品管理:收纳好小物件,如硬币、纽扣、磁力珠等,避免儿童接触;定期检查玩具,确保无小零件脱落。
3.行为培养:教育孩子不要养成口内含物的习惯,进食时保持安静坐姿,避免边吃边玩、边跑边笑。
七、紧急处理
若孩子出现突发呛咳、呼吸困难,应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(同时避免进食进水)